返回第116章  倾颓流年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&esp;&esp;韩衡模糊地提到:“府上那位门客,他确实有些不方便写字,这才麻烦薛姑娘。”

&esp;&esp;稚陵接了信纸一看,信上字迹苍劲有力,险峻疏朗,倒令她觉得有些眼熟。她未神思,照此字迹模仿,誊抄家书时,默念着:“……爹爹,儿一切都好……洛阳城中,繁花似锦,时值梨花开放,一夜春风,落花无数,儿随信附上若干……”

&esp;&esp;极寻常的父子间的家书,单从信件内容来看,也就是儿子跟父亲絮絮叨叨说他近日在洛阳游玩了什么好玩的,看了什么风景,叮嘱他爹近日倒春寒记得不要减衣服。

&esp;&esp;然而那一行字,她便模糊猜到,定是昨夜那位少年了。信未署名,稚陵捉摸不透这是谁的家书。

&esp;&esp;帮韩衡写了这信后,次日是再拖不得,向韩衡辞别后,立即赶路了。

&esp;&esp;阳春这会儿才担心地说:“姑娘帮写家书,这要不要紧呢?会不会有人要害姑娘?”

&esp;&esp;白药说:“我看,这许是韩公子怕姑娘心里过意不去,便寻了件小事请姑娘帮忙,让姑娘觉得彼此是有来有往的朋友。”

&esp;&esp;阳春觉得也有些道理。

&esp;&esp;稚陵却独自撑着腮没有说话,依稀地回忆,韩衡让她拿来临摹的字迹,分明很眼熟。

&esp;&esp;是在哪里见过么?

&esp;&esp;是爹爹的同僚,下属,学生,上司?——自然,她爹只有一个上司,也就是元光帝即墨浔。

&esp;&esp;她忽然倒吸一口凉气,自言自语:“不会吧。”

&esp;&esp;——

&esp;&esp;即墨煌当然没想到韩衡信誓旦旦说保准找一位代笔,字迹能临摹得有七八分像他。等韩衡拿来给他一看,还真真极其相似,若不是他仔细辨认一番,委实看不出破绽。

&esp;&esp;他嘴角一勾,难得露出些释然的笑意:“子端,辛苦你了。”

&esp;&esp;父皇是断然不能知道他受伤一事的——可他偏偏伤在右臂,无法自己写字。依照时间,该去一封家书回宫中报平安,倘使让幕僚代笔,父皇岂不是轻易就能察觉到不对劲?

&esp;&esp;因此烦恼了几日。

&esp;&esp;现在倒没有烦恼了,家书寄出,他松了口气,不由又想起了薛姑娘帮他包扎的帕子。这碧绿的帕子,他留着很不像话,之前也托韩衡一并还给薛姑娘。

&esp;&esp;他不知薛姑娘晓不晓得他身份,大抵不晓得,否则怎么没有戳穿他?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老师的女儿,可惜夜色深浓,没有看清。

&esp;&esp;他也不知道,韩衡其实没有把碧绿帕子还给人家薛姑娘。

&esp;&esp;第54章

&esp;&esp;这封太子殿下“亲手”写的家书,千里迢迢从洛阳送到了上京城,送进了禁宫中。

&esp;&esp;御前大总管吴有禄收到此信,忙不迭捧着信恭恭敬敬呈到了御案上。

&esp;&esp;明光殿中,分明是季春的晴日,可依然空寂旷冷。

&esp;&esp;吴有禄莫名其妙打了个哆嗦。

&esp;&esp;不过,他还是喜向案前独坐着之人笑道:“陛下,殿下写了信回来。”

&esp;&esp;长案后独坐着的人,墨衣鹤氅,饶是三月阳春,天气回暖,仍旧高高竖着衣领,披着氅衣。

&esp;&esp;他垂着淡漠眉眼,原在翻阅一本书,闻言,这才有了些反应,合上已经被他翻了十几年的这册书。

&esp;&esp;修长手指拣了信,拆来看,看过以后,神情含了些宽慰。吴有禄猜想,一定是太子殿下在信里嘘寒问暖,陛下如此高兴。

&esp;&esp;只是不知怎么,他静了一会儿,突然掀起眼来,皱眉沉声吩咐:“派人去洛阳看看。”

&esp;&esp;吴有禄略有不解,还没有反应过来,眼前的帝王已霍然站起,秋霜冻雪一般没有什么喜怒的脸上,隐隐可见担忧。

&esp;&esp;刚要迈步,他身形忽一踉跄,撑住长案一角,额角青筋鼓起,渗出密密的汗珠来。

&esp;&esp;吴有禄吓得脸色煞白,慌忙要搀扶他,小心地问:“陛下?”却被陛下甩开搀扶的手。

&esp;&esp;他自己缓缓落座,平复着呼吸,抬起手捂着心口。这旧伤的位置,已许久没有这样剧痛了。

&esp;&esp;他看向信笺。

&esp;&esp;请人代笔——殊不知他的字是他亲手教的,哪里不同,他一眼就能看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