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天下的学子考中科举进士之后,基本上就是两个去处,翰林院和都察院。
&esp;&esp;翰林院就是个储备干部的聚集地,熬个二三十年,要么外放成为一省大员,要么直接就是六部和内阁的官职。
&esp;&esp;都察院就是言官,朝堂上撞柱子的那位‘猛将兄’所领导的部门。
&esp;&esp;这两个地方,一个是马上就官小权大,一个是未来可期的。
&esp;&esp;除了这两个,还有一个部门,那就是兰台寺。
&esp;&esp;这个兰台寺不是朝堂分配,也不是学子自愿,而是由皇上钦点才能进去的。
&esp;&esp;通常都是由皇上做皇子时收的亲信进去,或者殿试表现特别优秀,让皇上另眼相看的才能进去。
&esp;&esp;林如海,就是当初太上皇钦点进入兰台寺的,起步就是三品!
&esp;&esp;但兰台寺大夫是杂糅了秘书省秘书、谏台(谏院和御史台)的谏议大夫的官职,相当于是贾琮前世历史上宋代的谏院谏议大夫官职。
&esp;&esp;是皇帝的私人秘书,只对皇帝负责的官。
&esp;&esp;他们不像是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那样位卑权重,高兴了就逮着官员骂,不高兴了就骂皇上。
&esp;&esp;兰台寺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,这是个很奇特的官,其既无足轻重,又重要无比;
&esp;&esp;其既无尺寸之柄,但又权力很大,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的意见,会不会被皇帝采纳。
&esp;&esp;但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这里面的人,都是皇帝的亲信!
&esp;&esp;而现在的兰台寺里面,都是太上皇的亲信,这就让隆正帝很难受了。
&esp;&esp;他在位九年多,虽然也科举入仕了不少官员,可太上皇在的时候,他压根不能伸手啊!
&esp;&esp;现在太上皇忽然驾崩,他想要将朝堂局势打破,就要先收买一部分的人,可户部现在和他作对,压根不会往内库输送银钱,隆正帝,缺钱啊!
&esp;&esp;爵位又不是随便就能赏的。
&esp;&esp;廉杰只是一个特例,其他的文官虽然眼热,但也知道现在不是盯着这个的时候。
&esp;&esp;所以隆正帝的机会并不多,而林如海,绝对是最大的一个!
&esp;&esp;想到这,贾琮眯着眼睛说道:“既如此,是不是想办法让林姑父暂时找个借口不回来?可朝上的局势根本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分出胜负的,林姑父今年又到了三年任期,必然是要回来的。不过是早两个月而已。”
&esp;&esp;“总不能再来一次袭杀吧?这种事搞多了,破绽也就多了。现在能拉下三皇子和五皇子,不仅靠着计划周详,也是靠着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但现在不管是隆正帝还是朝臣,肯定都不会再信了。”
&esp;&esp;“这种时候,所有人的精神都是紧绷的。如果出现一个幕后黑手的线索,那么隆正帝和三王马上会进入合作的状态。对比他们彼此间的厮杀,他们更无法容忍有人暗算皇室,这是尊严的问题。”
&esp;&esp;渡航和孤鸣子都点了点头,皇室是个非常奇特的存在,他们内部厮杀的惨烈是外人根本无法理解的。
&esp;&esp;小时候一起撒尿和泥的,长大以后互相捅刀子都是正常的。
&esp;&esp;但他们一旦发现有人威胁到皇室的利益,他们就会集体调转枪头对付皇室共同的敌人。
&esp;&esp;现在不管是太上皇和奉恩亲王的死,还是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事,都让隆正帝和三位互相猜忌是对方做的。
&esp;&esp;可要是这种事接连发生,就算是猪也会知道有问题了。
&esp;&esp;渡航略微思索了一下,忽然笑道:“既然不能用阴谋,那就用阳谋。侯爷不是在江南留下了几个棋子么?让他们用锦衣卫的身份上报,说江南各地盐商动作频频,而且有不少新的教派产生。”
&esp;&esp;“另外,就说贾雨村的事情,也有了新的进展。但是人证被杀,物证被毁。大皇子和二皇子那边的确不能用阴谋,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。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做的,就不会有人察觉我们的存在。”
&esp;&esp;“现在元平一脉在看戏,隆正帝又绝对不会让侯爷再去江南收买人心。这个时候,挂着兰台寺大夫的林如海,当然要临危受命!而在这个期间……”
&esp;&esp;孤鸣子在一旁忽然接口笑道:“而在这个时候,如果侯爷和林如海之女的亲事完全定下来,那么隆正帝对林如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