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这把小提琴就是我奶奶留给我的。她说,她不能再继续陪着我了,这把琴陪她从小到大,是她的一部分,就让它继续陪着我。”
&esp;&esp;“这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就是我奶奶。”他擦拭着琴面,那样平静,不像是在怀念,倒像是在述说一个非常坚定的常识。
&esp;&esp;程之遥也有些触动。但因为他的平静,所有劝慰的话似乎都显得太过,而不好说出口。
&esp;&esp;就这样沉默着,她看着他把琴擦干净,调试好音,然后架在肩头。
&esp;&esp;他奏起了一首忧伤的曲子。
&esp;&esp;程之遥屏住呼吸。
&esp;&esp;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再次出现了。只不过这次的情绪是悲伤。
&esp;&esp;她看着他的表情。
&esp;&esp;他的表情依然平静,平静地演奏着,没有什么波澜。
&esp;&esp;而他指间溢出的音符,则呈现出一种静谧的、密不透风的、不可言说的哀痛,像水一样,在草木间蔓延开,仿佛要将万物都浸没其中。
&esp;&esp;音乐弥漫在空气里。他的哀伤弥漫在音乐里。
&esp;&esp;程之遥从音符中辨别出了熟悉的旋律。
&esp;&esp;——是肖邦的《离别曲》。
&esp;&esp;原来他并不是不伤心。
&esp;&esp;第16章 喜怒哀乐 学姐学弟心灵交融难分难舍!……
&esp;&esp;一曲作毕。
&esp;&esp;李衍放下琴。
&esp;&esp;有好一会儿,他都没有说话,也没有动。
&esp;&esp;琴声已经结束,可心底的情绪却一时难以平息。
&esp;&esp;他不想让自己的情绪暴露得太过明显。他怕展现出来,会接收到来自别人的好心劝慰或怜悯的目光,这会让他一下子跌回到奶奶离世时的那段时光。
&esp;&esp;黑白的色彩,沉痛的哀乐,众人围在他身边,低声轻叹,轻言安慰,让他要坚强,不要难过,不要怕……
&esp;&esp;却也是在一遍遍提醒他,最亲的人已经离开了,从此后,他就是孤身一人……
&esp;&esp;他隔着人群,看着奶奶的棺椁,孤零零地停在洁白如雪的花簇间。
&esp;&esp;隔着生与死的距离。
&esp;&esp;于是悲伤,顷刻间雪崩一样爆发。厚厚一层雪压在身上,让他喘不过气……
&esp;&esp;李衍眨眨眼,回过神,调整了几息收束好情绪。
&esp;&esp;都过去了。他对自己说。
&esp;&esp;我不会哭的。我本来就很坚强。
&esp;&esp;确保自己状态平稳神色自如,他才转头看向身边人。
&esp;&esp;然后他愣住了。
&esp;&esp;那人并没有看向他。
&esp;&esp;她垂目静坐一旁,微微低首,无声,静默,神色肃穆沉静。
&esp;&esp;像在致敬,在哀悼。
&esp;&esp;然后她抬眼,看向他的眼睛。
&esp;&esp;没有语言的打扰。也没有不必要的安慰。
&esp;&esp;没有同情,更没有泪水。
&esp;&esp;她只是安静地,柔和地望着他。
&esp;&esp;仿佛在说:我听懂了你的哀思。
&esp;&esp;一刹那,他有种被人理解的感觉。
&esp;&esp;就是这无声的理解,让他觉得感激。
&esp;&esp;是的,他需要的不是安慰,不是同情的劝导,不是怜悯的泪水。
&esp;&esp;他只想有一个人,能安静地,听一听他的心声,能给他留出片刻空间,容纳他的悲欢。
&esp;&esp;也正是在这一刹那,他产生了一种莫名冲动,想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剖白开,一路走来,那些伤心,那些挣扎,那些迷惑,那些不解……都向身边这个能理解他的人倾诉。
&esp;&esp;他嘴唇动了动。可千言万语到了嘴边,却只变成了一句最简单的问题——
&esp;&esp;“学姐,”他轻轻地说,“为什么人总要离开。这世界是不是注定孤独。”
&esp;&esp;她的眼神更柔和了几分。
&esp;&esp;“或许吧。”她说,“但至少音乐一直陪在你身边。”
&esp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