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节 靡宝
&esp;社会的变革,政权的更替,民生百态,人文科技的发展,全都和她们无关。
&esp;&esp;她们如果运气好,从娘家走到夫家,一辈子有人给她们遮风挡雨。她们也心甘情愿地被圈养着,做一头温顺的母羊。
&esp;&esp;“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。”覃凤娇表面上的礼数倒是一向周全,“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宋绮年小姐。宋小姐,这些都是我的同学和朋友,早就想认识你了。”
&esp;&esp;覃凤娇的这群朋友更新换代过,既没有冷怀玉的身影,连之前跟在她身后那个小姑娘也不见了。
&esp;&esp;随着覃凤娇的一一介绍,宋绮年和这群女孩子们逐一打招呼,很快便确定了一个姓韩的女孩是覃凤娇的新跟班。
&esp;&esp;“这一位很特别。”覃凤娇着重介绍着最后一位女客,“她姓陶,她就是赵明诚那小子的未婚妻。”
&esp;&esp;这一位倒是让宋绮年有些意外。
&esp;&esp;陶小姐很腼腆地朝宋绮年一笑:“幸会,宋小姐。我听明诚说过很多你的事。你本人比画报上的照片还漂亮,”
&esp;&esp;平心而论,陶小姐远不是美人。她身材矮胖,皮肤蜡黄,高颧骨,厚嘴唇,也只有一双大眼睛尚算漂亮。
&esp;&esp;但老天爷不算太抠门,给了她一副如黄鹂似画眉的好嗓子。
&esp;&esp;宋绮年之前以为江映月的嗓子够好了,现在一比,陶小姐竟还略胜一筹。
&esp;&esp;而且她的语气比其他所有女客的加起来都更真诚友善。
&esp;&esp;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宋绮年对陶小姐的好感直升,笑容也热情了好几个度。
&esp;&esp;“你和明诚订婚,我未能来观礼,很是遗憾。”x|
&esp;&esp;陶小姐道:“我们都不喜欢繁文缛节,没有举办仪式。不过,婚期暂定在九月下旬,希望到时候你能来参加。”
&esp;&esp;“我一定不会错过的。”宋绮年立刻道。
&esp;&esp;那位韩小姐插了一嘴:“宋小姐还可以给陶小姐做一条裙子作为结婚礼物呀。你那儿别的不说,裙子肯定很多,可省事了。”
&esp;&esp;这么穷酸的主意,即便是为了挖苦宋绮年,也会拉低说话人的档次。
&esp;&esp;这位韩小姐想必是覃凤娇忠心的新马前卒。真是铁打的覃凤娇,流水的代言人。
&esp;&esp;话说回来,覃凤娇总能找到这么擅长挖苦讥讽、出身又不错的女伴,而且还对她忠心耿耿,真有点伯乐之才。
&esp;&esp;宋绮年没回应韩小姐的挑衅,只把话题专注在礼物上:“明诚也是我的好友,我对他和俊生一视同仁。覃小姐有的礼,陶小姐也一定有一份。”
&esp;&esp;陶小姐知道自已被人拿去挖苦了宋绮年,却又不知该怎么应对,脸霎时通红。
&esp;&esp;覃凤娇如过去一样,这时候才施施然地出来唱白脸,转移了话题。
&esp;&esp;“宋小姐还是第一次来我家做客吧。我看《良友》上夸你是顶有品位的人。你觉得我家怎么样?”
&esp;&esp;宋绮年自然说奉承话:“贵府又气派又别致,装饰得也很入时,都可以拍照上画报呢。我一路过来,还看到了很多难得的艺术品。”
&esp;&esp;覃凤娇得意道:“我家里的每一件画和艺术品都有一段来历。它们有些是家父的收藏品,大部分都是祖传的古董。对了,比如这一幅缂丝。”
&esp;&esp;覃凤娇指着一幅摆在斗柜上的缂丝。
&esp;&esp;“这可是一幅宋代的缂丝作品。别看它小小的一块,却是极其昂贵,拿出去可以换一栋小洋楼呢!”
&esp;&esp;真是句句都不离钱。也不知道谁更像是小商人的女儿。
&esp;&esp;女客们很捧场,纷纷凑了过去端详那幅缂丝。
&esp;&esp;“宋代的缂丝?”宋绮年觉得这缂丝图案十分眼熟,“可是朱克柔的作品?”
&esp;&esp;覃凤娇一脸茫然。
&esp;&esp;显然,她只知道这古董的价格,对它的来历一无所知。
&esp;&esp;宋绮年道:“我在一本介绍中国传统织品的书上看到过朱克柔的缂丝作品插画,其中一幅,画的就是鸳鸯戏荷,和这个非常相似。”
&esp;&esp;“朱克柔是谁?”陶小姐问出了大伙心中的问题。
&esp;&esp;“她是宋代的缂丝名匠,也是一名女画家。”宋绮年道,“她精于女工,缂丝作品极其有名,件件都是传世之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