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通传,说是端静公主到访,正在偏室等待。
&esp;&esp;白惜时没多想,以为她又是要来借书,一边看着案册一边点头将人请了进来。
&esp;&esp;起身与公主见了礼,白惜时便自行埋首于案间,只是过了好半天听不见动静,才又抬起头看向公主。
&esp;&esp;此时公主正默默捏着手指,静立不动,看样子是在等白惜时。
&esp;&esp;“公主可是有事?”白惜时起身,走了出来。
&esp;&esp;端静公主闻言点点头,鼓起勇气,将自己写的一篇从袖中掏了出来,小心翼翼展开在白惜时的面前,
&esp;&esp;“掌印,中秋将至,我准备了一首诗歌想要献给父皇,还自己谱了曲,想要给您先过目。”
&esp;&esp;端静公主原先在宫中就如同阴影人一般,默默无闻,可她其实也想到得到父皇的关注,因而这次下了很大的决心,也花费了好长的时间,修修改改,才写下了这篇诗歌。
&esp;&esp;白惜时接过来一览,眼中微讶,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娟秀文静的小公主,诗歌竟然大气恢宏,部分用词虽仍显稚嫩,但,难掩天赋。
&esp;&esp;白惜时一句一句读完,点头不吝赞赏,“写得很不错,你的父皇若是看到会很高兴,怡妃娘娘也会很高兴。”
&esp;&esp;因为这首诗歌为投皇帝所好,其中还有几处写到了祝大魏子嗣绵延,期待麟儿诞生,国祚昌盛之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