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343章  未晏斋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&esp;&esp;太子瞥了那匣子一眼,打开的盒盖中露出一点金色印纽。

&esp;&esp;他点点头说:“将军一路辛苦!等进京之后,先暂歇几日。官家这两日中了热风寒,在福宁殿调养,所以命孤来迎候将军。”

&esp;&esp;曹铮连道“不敢”,心里想:大概是要和章谊谈和议的事,须先要稳住我,再下狠手对付。但之于我,这是很要紧的几天,亦是天赐之机。

&esp;&esp;口上还是一副捶胸顿足的惋惜样貌:“唉呀,官家还好吧?臣还想和官家当面谢罪的。”

&esp;&esp;“陛下调养几天应该就没事了,不过年纪大了,不敢疏忽。至于胜负,乃兵家常事。”凤杭笑道,“将军忠义天下皆知,何罪之有?”

&esp;&esp;郊劳之后,曹铮进京城城门,一路御道上还安排了不少迎接的百姓,香案摆着,面孔都是不耐烦的,大概也是被抓出来做戏的。

&esp;&esp;曹铮却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,一路骑马,对着御道两边的百姓连连拱手,大声道:“靺鞨在河东,已成颓势,如今专会拉汉人做马前卒,盘剥苛酷,不得民心!臣曹铮受天恩深重,誓将精忠报国,有死而已!太子也说‘胜负乃兵家常事’,臣曹铮觉得,我大梁有朝廷支持北伐,有觉醒过来的黎民与官军,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才是正理!臣曹铮自将整理出平戎策,不出五年,定能把靺鞨赶出我大梁的土地之外!”

&esp;&esp;汴梁百姓将信将疑地听着,有人还嘀咕着:“不是说要议和么?”

&esp;&esp;凤杭却有些慌,从太子的金根车里探出头来,强笑道:“将军大义,汴梁民众都晓得!将军也累了,要不下马随孤乘车?”

&esp;&esp;曹铮看了他一眼,笑道:“臣不累,谢太子。”

&esp;&esp;继续昂然骑在马上,向路两边万众拱手,并看着久违的汴梁:它经历战火之后刚刚复苏,但沿街店墙上,仍留着刀兵痕迹和火灼痕迹。

&esp;&esp;他的心里阵阵刺痛,咬着后槽牙努力露出自信的微笑。

&esp;&esp;他居住的公馆远离章谊所住的地方,安排了男男女女好多伺候的人。

&esp;&esp;曹铮也装聋作哑,假装不知道朝廷议和的事。

&esp;&esp;但出门时,便见四周投来目光的人都闪开眼神,他心里便也了然局面了。

&esp;&esp;皇帝推病不见,他无聊时便召来教坊司官伎,每日醇酒妇人,尽情享乐,真有他旧主凤霄的遗风。

&esp;&esp;曹铮知道,皇帝正在秘密推进和靺鞨的议和,一旦议定得差不多了,将会找个时机昭告天下,而他,也在等这样的时机。

&esp;&esp;没几日,说是官家病愈,但身子虚弱,还不急着接见外臣。

&esp;&esp;倒是一纸圣谕到了曹铮所住的公馆,传旨的内臣喜笑颜开,先作揖,挤眉弄眼道了“恭喜”,然后才展开圣旨,当着众人的面宣读。

&esp;&esp;原来把枢密副使的要职给了曹铮。

&esp;&esp;枢密使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,但通常给的是文臣,即便是有个别武将得到这个职位,也是要卸下武职,收回兵权的。输雌

&esp;&esp;名义上,宋纲仍是枢密院正使,现在曹铮成为了副使两个人关系素来一般,宋纲尤其是戆直的臭脾气,很难与人和谐共事,只怕接下来曹铮日子会很不好过。

&esp;&esp;但曹铮并不多言,叩谢了圣恩,交出了装着并州节度使大印的匣子,再次请求面圣。

&esp;&esp;而那传旨的宦官依然替凤震拒绝了,只说官家身子没有好利索,等过几日再说。

&esp;&esp;曹铮面朝宫阙的方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,换穿了文臣的绛袍,然后说:“那么,臣先到部院里看一看吧。”

&esp;&esp;他既然得了这个职位,朝廷当然不能不答应他这个要求反正枢密院早就被皇帝架空了,宋纲身体不好,只能在重要事情上发表发表参赞的意见,曹铮很快要被清算,更不会放权给他。

&esp;&esp;部院里当然没有一件要紧的事要紧的事,大臣们均说“要等官家的意思”。

&esp;&esp;曹铮兜转了一圈,没见到宋纲,故意问:“咦,宋相公呢?”

&esp;&esp;大家道:“宋相公有些小中风,日常行走、说话都不方便,也不能遇风邪,日常不出门。重大的事情会到他府上汇报。”

&esp;&esp;“啊!”曹铮点点头,“我是副职,不能不先见见上司,既然宋相公是身子骨不便利,只能我跑一跑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其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