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爹爹平日四菜一汤的例,再加四道菜待客吧。”
&esp;&esp;凤震道:“加六个菜,再来一坛酒。”
&esp;&esp;又说:“本来是禁酒的,一斤粮食酿不出一斤酒,在这样的非常时期,实在是耗费太大,朕心有不忍。不过今日例外,就喝一坛。朕今日得到国士,实在是高兴!”
&esp;&esp;太子凤杭躬身笑道:“是,儿子亲自去吩咐膳房:菜色虽不多,务必要精致些。”
&esp;&esp;凤杭出门,脸色就变了,但还缄口,再几步到廊道间无人的地方,便对自己身边那个贴身伺候的宦官冷笑道:“听说就是一个贼囚,机缘巧合立了微末功劳,得宋老头这样的举荐,还不知背后有没有宋老头结党营私的私心呢!爹爹也真是,唯恐天下不服他,什么人都要往家里拉拢!还要我屈尊给一个贼囚躬身行礼!”
&esp;&esp;他身边的宦官立刻依附说道:“可不是!太委屈太子殿下了!”
&esp;&esp;凤杭深喘了几口气,突又笑道:“高贼囚旁边那个是他妻子?居然带来觐见,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。不过……长得挺可人意儿的。”
&esp;&esp;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,笑得邪邪的。
&esp;&esp;第172章
&esp;&esp;那宦官笑道:“太子看上了那小妇人,可是她天大的福分啊!”
&esp;&esp;凤杭摇摇头:“嗐,也就说说。现在爹爹要重用宋纲,重用高云桐,我也少不得做这样一个‘贤太子’。”
&esp;&esp;又叹口气:“自打宋纲这老小子休致到了延陵,爹爹就中了邪似的三顾茅庐去了,不仅自己三顾茅庐,还勒令我也要戒除酒色。如今家里只有一个老丑娘们太子妃,四个老丑通房,真是见了就糟心。金陵秦淮河边我那几个小亲亲,一个都见不着了,更是糟心。不知道要忍到什么时候,老东西才死,宋老头才死?”
&esp;&esp;宦官“嘘”了一声,才说:“官家年事已高,但关键是如今形势危难,还是要由官家先把敌寇打理好,把汴梁您那位叔父处置掉,才能高枕无忧;至于宋相公……难道您看不出来,官家心里也讨厌得很,只是暂时不能不拿着他做彝鼎之器,给外人看着定心罢了!等打两场胜仗,您看吧,迟早的……”
&esp;&esp;凤杭道:“迟早是迟早,但不知道要多少年。爹爹就输在名不正言不顺上,我也造孽投胎在他膝下,如今只有憋着一股气苦熬苦等,天天过得跟和尚似的!”
&esp;&esp;说完,也没奈何,拔脚到了临时的御厨里,吩咐了加菜的事。见厨房大桌上有煮好切好的羊肉,自己先拈了几块吃了,边吃边抱怨说:“作孽,他当了皇帝,反而天天只吃四道菜,比当吴王还不如!连累得我眼儿都要饿绿了。他做戏也不用做得如此逼真吧?”
&esp;&esp;他把事情安排好,身边的宦官倒又凑上去:“殿下,那高贼囚的妻子,您要真是看上了……难道还怕没有法子弄到手?”眼睛眨了眨。
&esp;&esp;凤杭撮牙花子,半日道:“不急,再说吧。”
&esp;&esp;高云桐今日在颍州刺史府喝到微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