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温凌顿时色变,一点点绮念也顿时消失了,他起身向外问:“来了多少人?”
&esp;&esp;外头答:“先到了两三万的样子,后队估计也不会太久。”
&esp;&esp;“我马上来。”他起身,看了看梁下的鹩哥,伸手摘下了鸟架,一并带着。
&esp;&esp;他和他的人说话都用靺鞨语,对凤栖很自然地转换成官话:“我要去处置事务了,鸟我先带走。”
&esp;&esp;凤栖已经能够听懂七成的靺鞨语,刚刚一段对话很简单,她完全听明白了,但还是装得不明白的样子,紧张地问:“是不是很急的事?又要打仗了?”
&esp;&esp;温凌对她笑了笑:“没事,我弟弟来了。”
&esp;&esp;“他……不会对你不利吧?”凤栖小心地看着他。
&esp;&esp;温凌涩然一笑:“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。”看手中鹩哥双目望天,还在那儿背诗呢:“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”(3)
&esp;&esp;这鸟真是聪明。
&esp;&esp;他倒也不由真心爱惜了几分,拔脚走出后院,往外而去。
&esp;&esp;鸟架挂在他日常办理事务的花厅外,开轩窗就能看见。鹩哥虽然不好看,但会吟诗的鹩哥外形如何就不重要了,温凌看着这鸟儿在绿竹和青松的衬托下拍着翅膀,一副安逸的模样,不由笑了笑,然后才收了笑容,严肃地问自己的心腹:“幹不思派的人来了没有?”
&esp;&esp;“来了。”
&esp;&esp;“提了什么要求?”
&esp;&esp;“只说要进城休整。”
&esp;&esp;温凌一声冷笑:“我到哪儿他就巴巴地跟到哪儿,无非是大寒天的粮草紧缺,想过来蹭饭!蹭完再和我抢功!他仗着父亲信赖他,天天来膈应我!”
&esp;&esp;一拍桌子,吓得窗外的鹩哥扑闪起翅膀,“呱呱”叫了两声,又用温凌的靺鞨语说:“膈应我”“膈应我”……“啪”“啪”,这学的是拍桌子的声音,也惟妙惟肖。
&esp;&esp;温凌气中乐了,对窗外道:“傻鸟!”
&esp;&esp;回头心思已经平静下来了,对心腹说:“我肯定还是得见一见他的,怎么说都是亲弟弟。他好酒色,赶紧把应州城里的女乐和舞姬都集中过来,再找些好酒好菜。但是只许他带五十名亲兵进来,就跟他说:城里地方小,我的人驻扎进来都不容易;他想要全部进城,除非全部睡大街上。”
&esp;&esp;应州节度使府很大,但温凌不打算让弟弟住进来,他叫人驱赶了外围一圈民房里的百姓,打算让弟弟一行住在民房里。又把不远处的一个市集赶空了,堆上柴火,打算按靺鞨的风俗柴燎祭天,表示对弟弟的欢迎。
&esp;&esp;凤栖在节度使后院,很快听见了外头隐隐的热闹的声音。
&esp;&esp;她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但是因救下了节度使府里的女眷们,几个小丫鬟对她很是感激,自愿地说:“娘子如果想知道外头消息,奴们可以去打探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们怎么打探?”凤栖问。
&esp;&esp;小丫鬟说:“前院的家丁,后院的婆子,角门上的门子,都有熟悉的人。奴们是没脚蟹,可他们对应州城熟络得很。大王也不禁止他们日常采购菜蔬,其他消息打听不到,外头市集里发生了什么难道还有打听不到的?”
&esp;&esp;凤栖笑了笑:“好。就说我要买擦琵琶弦轴的松香粉。”
&esp;&esp;不需要多久,一条条消息就过来了:
&esp;&esp;“说是又来了一位大王!不仅个子高,还胖,空生了一个好下巴,腮帮子的肉鼓鼓囊囊的!凶神恶煞似的,手里的大刀还在滴血!”
&esp;&esp;“对,市集都拆掉了,搭了一圈营帐,说要在那里过夜。营帐中间已经燃了篝火,现在好多戴面具、带铃铛的萨满女巫正在跳舞,围着的人吃肉喝酒,好不快活!”
&esp;&esp;“杀了青牛和白马祭祀,又说要杀人祭天,好像叫到应州的监牢里瞧瞧有没有死犯去了,啧啧,应州只有秋决才杀人,现在快过年了破了这个例,只怕不吉利。”
&esp;&esp;…………
&esp;&esp;应州离中原近,一直是北卢的契丹人和汉人混杂而居,沿用汉俗最多,也过契丹的节日,但对靺鞨的风俗自然是一毫不知。
&esp;&esp;凤栖一边拿松香粉撒在琴轴上,一边调弦,心里好奇,描摹着这位胖乎乎的大王的形象。
&esp;&esp;他与温凌不和,又与温凌抢功,还厌恶汉家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