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2章  未晏斋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眼等着榜下捉婿。”

&esp;&esp;榜下捉婿这种,普通官宦人家会有:新科中榜的清俊男儿,若是还没有定亲,便成了家里有女儿的首选东床快婿。但事实上能中进士并非易事,多少儿郎十年寒窗读完,未必能过童生试,一把胡子了才中举才是常见的,年轻到还没有定亲的新科进士简直是凤毛麟角。

&esp;&esp;周蓼只是应和着笑笑,对皇后的不解意心里也小有失望。

&esp;&esp;寒衣节一般以大祭为主,但这日略有些不同。

&esp;&esp;陈皇后俟大家坐定了,才说:“各位夫人娘子,今日寒衣节颇为应景,不光是为故去的人烧送寒衣,也要真真正正为边关的士卒送寒衣。”

&esp;&esp;座下不由是窃窃私语为边关战士送寒衣,一般都是意味着要准备打仗了。这几年北边两国一直不太平,但隔着黄河,隔着燕云十六州,消息闭塞,往来的信使或斥候,只能断断续续传来一点关于北卢和靺鞨关系不和要开战的信息。这些信息传到大梁,更不知孰真孰假,朝中主战的、主观望的各执一词,全眼巴巴等着官家决策。

&esp;&esp;而今的意思,确实是要战了?所以送寒衣?

&esp;&esp;皇后自然听见下头的声音,却菩萨似的听不见一样,继续只顾说自己的:“……士卒戍边不易啊,北边风寒沙尘大,军库里配给的棉衣不够搪寒,我寻思着各家少不得带个头,出人出力,也算为国朝的将士们暖暖心。诸王诸公主家各认三千件,五爵家两千,三品以上一千。棉要絮厚一些,料子得用结实些的……”絮絮叨叨吩咐了半日细节。

&esp;&esp;面子上,谁敢不称是?但宴毕看戏的时候,各自私语都在说:

&esp;&esp;“谁家的铜钱是天上掉下来的?开口就是几千件,还要厚的、结实的,倒问问三省六部日常在忙什么?寒衣还得各府自筹?”

&esp;&esp;“胡乱应付些就是了!圣人开口,哪个好意思辩驳?也犯不着。”

&esp;&esp;周蓼则带着两个漂亮的女儿,含着笑和一旁的知枢密院事宋纲的夫人聊天:“夫人多子多福,如今辛苦些也值得!”

&esp;&esp;“哎,小孽畜太不孝顺了,天天为他的婚事犯愁呢。”

&esp;&esp;“哦哦,听说府上第三个小郎,今年十八了?想必夫人犯愁的是这位小郎?”

&esp;&esp;宋纲的夫人矜持地摆摆手:“可不是十八了!平素宠得有些多,这次巴巴儿地只考在二百多名,同进士出身而已。小畜生还挑拣,说了多少家的娘子,却只肯要长得好的,真真气得我”说了半句,狠狠地叹了口气。

&esp;&esp;周蓼笑道:“嫡亲的小郎,就想娶个漂亮媳妇也不算为过。”瞟了一旁的凤栖一眼。

&esp;&esp;凤栖心里厌恶,更是矜持,木着脸看着桌面的茶盏,一声不吱,连瞄着宋夫人刻意地笑一笑都没。

&esp;&esp;周蓼有意提点:“哎呀,宋夫人茶盏里浅了,亭娘给续点茶水呀。”好好给凤栖使了个眼色。

&esp;&esp;凤栖木木地给宋夫人续了茶。

&esp;&esp;宋夫人倒也着意看了她两眼,夸道:“王妃才是好福气,这么漂亮的女儿!是王府的第四位郡主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