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101章质问  河边草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大唐元贞三年五月初,中书令萧禹以怀念旧国,阴谋不轨,诽谤君上事,上请斩萧阆等四人。

这次李破没有再发下三省议决,因为这些人都是梁国旧臣,本就身处刀剑之下,却还不能谨言慎行,俨然是一种挑衅行为。

他要不怒上一怒,旁人还以为皇帝真的心软到了如此地步,竟然连这等样人都不忍相害,对于君王来说,那就不是什么仁厚了,而是懦弱可欺。

于是李破“大怒”,令人立斩萧阆等人及其子弟三十余人于街市之上。

效果嘛马马虎虎,远不如杀高慎等人时那么令关西众人震撼,而梁国旧臣们多已奔赴地方任职,知道萧阆被杀的消息的时候,就算有兔死狐悲之意,也没人跟他们分享了。

留在朝中的不多,像御使大夫高季辅就没怎么把这当回事,甚至觉得萧阆早该死了,这些人都是梁国败亡的罪魁祸首。

不能早早追随君王于地下,还厚着脸皮来到长安……此时授首,正是大快人心之事……他就是有点担心皇帝杀顺了手,殃及无辜。

其实这就是杀降的弊端所在,高季辅和丘和等人明显跟萧阆不是一路人,但萧阆一死,他却还是要担心一下。

这还只是前梁国内史令萧阆,若是萧铣死在长安,后果将会严重的多。

总的来说,此事没有激起太多的浪花,却包含着来自皇帝的浓重的警告意味,值得梁国旧臣们掂量一下。

而有人却不管那么多,比如杜伏威……他也是降人,萧阆刚掉了脑袋,他便上书请求皇帝把他的家财兑换一下,之外就是请求建立一所书院。

李破在百忙之中仔细瞧了瞧,那个马周还真有些才能,一条条的把前因后果写的都很明白。

杜伏威的鬼主意到了他这里,就变成了辅助君王,建功立业,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,在表达拳拳之意的同时,把杜伏威摘的也很干净。

李破在上面批了一句,国力疲敝,出海或有良机?

然后命人转给三省,这事不算大,只是上书的人有点问题,估计臣子们要猜疑一下,李破准备找个时间再跟杜伏威谈一谈。

用杜伏威的家资建书院现在肯定是不成,尤其是归降的诸侯,你如此光明正大的招揽人才,是想要东山再起吗?

可如今精通海事之人就杜伏威他们那一小撮,不用他们还真不成……

李破稍微有点纠结,而且他确实想见一见杜伏威的那些旧部,看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。

但现在肯定不是时候,那些人心怀疑惧,让他们进京几乎等同于逼他们造反,那些人一定会以为你要把他们全都杀了。

所以还得慢慢来,一个两个有了功勋在身,召他们入京赏赐,怀柔其心,才能放心任用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于是李破先放下了这事,让杜伏威的奏疏先在三省流转一番,看看臣下们的意思再说,差不多就是等等看的意思。

五月中,宇文歆的奏疏来到了长安。

李破是看了又看,真想将宇文歆弄回长安好好问问……

突利汗阿史那多闻……颉利汗阿史那求罗刚带兵从榆林,朔方到灵州一线走了一圈,他竟然带兵去打辽东城了?

要真是这样的话,突厥人脑子里都想的什么啊这是?

这是阿史那杨环的意思,还是阿史那多闻的战略独走?阿史那牡丹对此只字未提,是不知道呢,还是故意隐瞒?

宇文歆的担心是有必要的,如果阿史那多闻占据了辽东城,转头就能图谋幽州,东北一线很可能会面对年年侵扰的局面,必定要有重兵把守。

这不符合李破对将来的战略构想,他与突厥会盟就是想让北方整个平静下来,如果突厥可汗约束不住他的臣下们,会盟将毫无意义可言。

而且诱人的地方在于,阿史那多闻如果秋天时对辽东用兵,后方空虚之下,战略上制定得当的话,很可能让阿史那多闻折戟于辽东城下。

那将重创突厥的实力。

可话说回来了,在与突厥往来商量会盟的当口,却出兵去攻打它,突厥人一定会发疯的,到时两国全面开战,无论对于大唐,还是突厥来说,结果将难以预料。

李破不想跟杨坚一样,拼了命的去赌一把,而且他没有杨坚那么厚的底子,不然他也不会应突厥可汗所请,去跟她会盟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传突厥使节阿史那牡丹来见。”

李破纠结良久,最终还是决定以谈为主,和突厥开战并不在他选项之中,如果冒然派宇文歆去攻打阿史那多闻,那是标准的军事冒险。

当年他只是一方诸侯,用军事冒险来换取生存空间无可厚非,可现在他是大唐皇帝,不能再把抢夺突厥人的牛羊来作为目标了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阿史那牡丹正在整理行囊,准备启程回去突厥,她要跟可汗好好商谈一次。

会盟看上去已不可避免,在她提出会盟,对方又没有反对的情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